除油處理
2.1 除油處理
1.1有機溶劑除油
有機溶劑除油是利用有機溶劑的溶解性,除去金屬表面油污的過程。常見的有機為:石油系溶劑有汽油、煤油、正己烷等;芳香族溶劑有甲苯、二甲苯等;氯系溶劑有三織烷、三氯乙烯、四織乙烯、二氯甲烷等。
使用的溶劑必須環保安全、高效。對溶劑的具體要求為:不易燃、無毒且無異味、不腐蝕金屬基體或除油設備、不分解或變質、強度低而比熱容小、蒸氣密度比空氣高、能溶解多種油脂、成本低。
2.1.2 堿性除油
堿性除油俗稱化學除油,它是利用堿性除油液浸漬被油脂污染的金屬而除去金屬表面伯脂與污垢的一種脫脂方法。常見的堿性除油工藝見表2.1。表2.t 堿性除油工藝 單位:8/L氫氧化鈉磷酸鈉
堿性除油液的主要成分的作用如下。
11)氫氧化鈉 是一種強堿,具有很強的皂化能力,它是保證皂化作用進行的主要組分。當溶液中氫氧化鈉的含量低,pH小于8。i時,皂化反應幾乎不能進行,一般除油液的pH不能低于Io。對于黑色金屬除油液的pH應保持在12—14范圍內‘有色金屬和輕金屬的pH保持在lo—11最適宜,不能用太濃的氫氧化鈉溶液。溶液中氫氧化鈉的含量一般不超過loog兒。當皂化反應進行時,氫氧化鈉不斷被消耗掉,此時碳酸鈉和磷酸三鈉將發生水解產生氫氧化鈉、陰L充其消耗。
(2]碳酸鈉、磷酸三鈉 都具有一定的堿性,并有一定的緩沖作用.對鋁、鋅、錫等兩性金屬沒有顯著的腐蝕作用。碳酸鈉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部分轉變為碳酸氫鈉.對溶液的PH有良好的緩沖作用磷酸三鈉的除油和緩沖作用也比較好,并有一定的乳化能力和對硬水的軟化作用。其本身水洗性好,還有助于洗掉水玻璃。
r3]硅酸鈉 在脫脂液中起促進乳化、加速除油的作用。硅酸鈉是一種較好的乳化劑,易溶于水,但不易洗去,故含量不宜過高。硅酸鈉對金屬還有一定的緩蝕作用,近年來己大量應用于有機表面活性劑作為堿性除油的乳化劑。
(4]表面活性劑 用于堿性除油的表面活性劑較多,主要分為四類。
⑦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M高級脂肪酸鹽(洗凈、乳化、分散作用>;b.高級醇硫酸酯鹽(洗凈、乳化、分散作用);c高級烴基磺酸鹽(洗凈、乳化、分散、防銹作用)‘女高級烷基磷酸酣鹽(乳化、分散作用);c仲烷基磺酸鹽(滲透、分散作用);
L烷基苯磺酸鈉(洗凈、乳化、分散、滲透作用);s烷基荼磺酸鹽(乳化、分散、滲透作用)。
⑦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a四烷基銨鹽(酸洗、抑制劑);b.苯基氯化銨(酸洗、抑制劑)s G脂肪酸胺鹽(乳化、酸洗、抑制劑)。